中國非遺五音戲發源于章丘區青野村,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。青野五音劇團發展到今天已是第六代演員。三十年代,青野一、二代演員在濟南唱紅時,鄧洪山(藝名鮮櫻桃,著名五音戲表演藝術家)拜青野村的靳成章、靳成花為師,并合班從藝。從此,五音戲唱紅了濟南、歷城、章丘、鄒平、張店、周村、淄川、博山等地。八十年代,青野村委為宏揚民族文化,繼承并振興五音戲,多次聘請明鴻鈞、紅櫻桃、五音泰斗鮮櫻桃等著名表演藝術家,親臨指導。劇團演員都是科班出身,十多歲拜鮮櫻桃為師苦練五音戲。青野五音劇團越來越發展壯大。
2015年成立五音戲博物館及傳習所,并開展了非遺五音戲進校園,讓更多的人了解五音戲,并培養五音戲接班人。2016年成立五音戲戲曲研究協會。在政府的扶持下青野村重新擴建了五音戲博物館,五音戲傳習所,修建了五音戲古戲臺。2018年11月,劇團榮獲山東省十佳優秀劇團獎.張霞榮獲山東省十佳優秀演員獎。劇團現有非遺五音戲濟南級傳承人2名,區級傳承人6名。五音戲越來越紅火,全國獨樹一幟的五音戲這束奇葩,在新世紀的百花園中姹紫嫣紅。
現在的青野第六代五音劇團非同一般,凡演員清一女流,扮相俊美,藝術高超,正處青春年華。唱、念、做、打個個精悍。曾多次得到文化局嘉獎。主要演員都是山東省戲曲家協會會員。陣容龐大而干練,設備完善而先進,全團演職員達三十余人。人人業務嫻熟。服裝、道具、幕景、音響、燈光煥然一新,加之舞臺藝術,令人賞心悅目、刮目相看。近年來,我團走遍了濟南、歷城、章丘、周村、淄博、博山等地,為五音戲的發展寫下了光彩的一頁。
主要演員簡介
馬乃芬(藝名馬乃轉):團長,小生,五音戲傳承人,表演藝術家五音泰斗鮮櫻桃親傳弟子,章丘區第十七屆人大代表,五音戲協會主席,齊魯文化之星,章丘區優秀宣講員,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。
張 霞:副團長,青衣,閨門旦,五音戲傳承人,表演藝術家五音泰斗鮮櫻桃親傳弟子,五音戲協會秘書長,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,山東省十佳優秀演員,章丘區優秀宣講員。
趙繼蓮:青衣,閨門旦,表演藝術家五音泰斗鮮櫻桃親傳弟子,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,五音戲協會副主席。
馬汝芬:青衣,閨門旦,表演藝術家五音泰斗鮮櫻桃親傳弟子,五音戲協會副秘書長。
馬乃美:青衣,閨門旦,表演藝術家五音泰斗鮮櫻桃親傳弟子,五音戲協會會員。
馬乃景:青衣,彩旦,五音戲協會會員,表演藝術家五音泰斗鮮櫻桃親傳弟子。
于秀萍:老生,五音戲協會會員,表演藝術家五音泰斗鮮櫻桃親 傳弟子。
馬汝花:小丑,五音戲協會會員,表演藝術家五音泰斗鮮櫻桃親傳弟子。
于 霞:閨門旦,五音戲協會會員。
馬春花:小生,五音戲協會會員。
馬玉玲:小生,五音戲協會會會員。
主 要 劇 目
彩樓記 雙風浩 訪桑園 丁僧掃雪
裴秀英告狀 張四姐下凡 王二姐思夫
狐貍精鬧房 吳家花園 二堂訓子
親家婆頂嘴 王小趕腳 龍 鳳 配
拐磨子 安安送米 松林會 老少換妻
大裁衣 絨花記 花園贈珠 白玉樓(上、下)
趙美蓉抗婚(上)趙美蓉觀燈(下)
金鐲玉環記(1-12部) 蜜蜂記(1-3部)
粉 紅 江 墻 頭 記 雙生趕船
現代戲:回家過年 蔥女郎等。
每一次演出,副團長張霞與演員們都是精心化妝,一絲不茍
五音戲傳承人馬乃芬團長親自披掛上陣,為演員們伴奏
多年來,不論春夏秋冬,青野五音戲劇團一直行走在章丘區的村頭鄉里,為鄉親們送戲下鄉
演出之余,演員們親如姊妹,盡情享受演出的快樂
夜場演出前,一碗泡面就是充滿正能量的美餐
每場演出,都吸引了眾多的父老鄉親
每一位大嬸的臉上都洋溢著對五音戲的摯愛
攝影/劉軍
(編輯:濟南畫報; 責任編輯:鄭富強; 終審:孫佳音)
無線濟南客戶端
濟南發布客戶端
泉城藍客戶端
市中手機臺客戶端
版權所有:濟南廣播電視臺 All Rights Reserved
魯新網備案號:201653103
廣電總局批文 廣局[2010]586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7120180004
信息網絡傳播許可證號1907177
公安備案號 37010202001790
濟南網 用戶反饋郵箱:ijntv_mail@163.com
舉報電話:0531-85652768
廣電總機:0531-85652114
廣告合作:0531-85653065